当前位置:首页 >
精准施策,筑牢制造业发展的技能根基
稿件来源:人社部 发布日期:2022-06-20
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,是科技创新的主战场,是立国之本、兴国之器、强国之基。近日,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、工业和信息化部、国务院国资委联合印发《制造业技能根基工程实施方案》(以下简称《方案》),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技能人才工作重要指示精神,实施新修订的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》,全面落实《“十四五”职业技能培训规划》的新举措,标志着制造业技能人才工作进入统筹推进、重点突破、纵深发展的新阶段。
聚焦制造业:深远的意义和影响
聚焦制造业实施“技能根基工程”,是缓解制造业技能人才短缺的重要举措。制造业发展离不开技能人才,特别是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的背景下,技能人才成为联接技术创新与生产实践最核心最基础的劳动要素,更加不可或缺。实施“技能根基工程”,加大技能人才培养,改善技能人才供给,筑牢制造业技能根基,对于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。
聚焦制造业实施“技能根基工程”,对整个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和技能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。产业工人是工人阶级中发挥支撑作用的主体力量,是创造社会财富的中坚力量,是创新驱动发展的骨干力量,是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有生力量。提高素质是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。制造业是我国产业工人队伍的主体,也是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重点领域。以制造业为切入点,实施技能根基工程,必将带动整个产业工人队伍的素质提升。同时,制造业多是技术密集型产业,具有较高的技能含量,也是技能人才最为集中、最能体现作用和价值的领域,聚焦于制造业实施技能根基工程,会产生积极广泛的社会效应,对全社会的技能人才培养起到示范和导向作用。其路径、方法和成果,也将为各个领域技能人才培养提供有益的借鉴。
技能根基工程:技能人才培养的新构想
《方案》提出实施“制造业技能根基工程”,这是基于我国制造业发展和技能人才培养实际提出的一个崭新构想。何为“技能根基“,我认为其涵义有两个方面,首先是制造业发展的“根基”。制造业发展离不开技能人才,要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,健全多层次培养体系,加大制造业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力度,打造数量充足、结构合理、素质优良、充满活力的制造业技能人才队伍,使制造业建立在坚实的技能根基之上。第二是“技能培养的工作根基”,即要通过“工程”实施,形成制造业技能人才培养的雄厚的工作基础,建立制造业技能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。两个方面相互联系,相互支撑。筑牢制造业发展技能根基,是实施”技能根基工程“的根本目标,而加强技能培养的工作根基,则是实现目标的基本路径。没有目标引领,各项工作措施即成为无本之木;没有坚实的工作基础,也无法实现目标要求。
因此,《方案》既立足于筑牢制造业的技能根基,亦强调厚植技能人才培养的工作基础。一是高度重视各项基础性工作。从基地建设到制定培训补贴目录,再到培训资源、培养模式,技能评价,技能竞赛、环境优化等等,都有具体明确的要求。二是强调要注重培养面向未来的基础技能。突出“高精尖缺”导向,关注高新技术、数字技能等影响制造业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技能提升,对工业“六基”、“卡脖子”关键核心技术等重点领域给予倾斜。三是推动各项政策措施落地生根。注重将各项政策具体化、提高可操作性。
扎好思想之根,也是厚植根基的应有之义。《方案》的总体要求首先就强调“思想政治引领”。提出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,强化质量意识培育,大力弘扬劳模精神、劳动精神、工匠精神。这也是抓住了厚植根基的根本。加强思想政治建设,坚持思想引领,这是党中央对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基本要求,也是我国产业工人、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传统优势和宝贵经验。新时代,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、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想,必须引导青年人热爱、投身制造业的理想,树立成为优良技工、为国家建设献身的职业意识,走技能成才、技能报国之路。
系统推进和政策创新:务求实效的路径选择
实施制造业“技能根基工程”,重在务求实效,要真正通过工程的实施,突破制造业技能人才培养的困境,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。系统推进和政策创新,确保实施成效,是《方案》重要的特色。
一是以“工程”的方式推进。注重政策措施和工作机制的协同性和系统化。《方案》目标方向明确,任务具体,重点突出,保障措施到位。在实施路径上,以建设国家技能根基工程培训基地建设为基础,结合补贴培训、推行学徒制等措施,形成规模化培训体系。在实施方法上,将各种政策工具与目标任务有机结合,有目标、有要求、有措施、有政策,完整系统。同时《方案》以三部委文件联合下发,凝聚着国家有关部门的共识,并要求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,大大强化了工作力度,为《方案》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。
二是注重政策迭代创新。《方案》将现有政策进一步明晰具体,抓好落实,同时针对“技能根基工程”的实际,推动政策迭代升级,有很多创新举措。比如制定政府补贴职业技能培训目录,并优先将制造业技能人才培养需要的相关职业工种纳入其中,并适当提高补贴标准;鼓励实施“揭榜挂帅”机制开展项目制培训,征集优质培训机构或企业承接培训项目;支持企业建立学徒奖学金、师带徒津贴;对制造业的高技能领军人才,优先推荐入选制造业人才支持计划、享受政府特殊津贴,优先参评中华技能大奖、全国技术能手等评选表彰项目;在重点工程、重大项目、关键环节中,探索推行“工程师+高技能领军人才”的团队合作模式,推动科技创新研发与生产实践紧密融合等,是在现有政策基础上的发展和创新,不仅有利于“技能根基工程”的推进,对于高技能人才政策体系的完善,也具有深远影响。
三是将校企合作作为实施“技能根基工程”的重要途径。《方案》强调将优质技工院校纳入国家技能根基工程培训基地遴选范围,推动技工院校与先进制造业企业合作共建,推行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,探索组建一批聚焦制造、突出创新、效益显著的技工教育联盟(集团),建立校企合作的培养机制,体现了落实新《职业教育法》的新举措。《方案》赋予了技工院校在制造业技能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责任,这是对技工教育技能人才培养骨干作用的充分肯定。积极参与制造业“技能根基工程”,是技工教育的职能所在,也必将给技工教育创造大有作为的机遇和空间。(作者崔秋立,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原党委书记)